创业孵化_孵化实验基地、集市、会客厅……“家门口”创业服务百花齐放(创业孵化基地活动)

首页 > 创业分享

如何让“家门口”创业服务找准定位?如何使“家门口”创业服务实现转型?近年来,浦东新区持续推进特色创业服务社区创建工作,使新区“家门口”创业服务由分散化向体系化、由灌输式向定制式、由单一型向集成型转变。


去年一年来,新区组织开展“三航行动”,以“红领引航行动”“赋能导航行动”和“法律护航行动”,继续使“家门口”创业服务呈现出更多特色和亮点。

联席会议常态化

自2017年浦东新区开展特色创业服务社区创建工作以来,街镇的参与热情逐年增加,且得到越来越多街镇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使创建工作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浦兴、花木、洋泾、周家渡等街道通过建立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协调社区创业服务工作,有效破解社区创业服务中存在的难题;浦兴、周家渡、高桥、惠南等街镇还通过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使“家门口”创业服务有了明确的需求和目标导向;洋泾、花木、高桥、惠南等街镇通过签订“三区融合”推进创业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社区、园区和校区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周浦、花木、惠南等多个街镇在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创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创业服务“叠加政策”,完成和超额完成新区下达的各项创业服务指标,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确保创业服务的有效性。


此外,随着创建工作的逐年深入,越来越多街镇感受到做好“家门口”创业服务载体的重要性。2017年,“浦兴大爱乐业园”成为新区人社局命名的首家创业孵化实验基地。随后,新区人社局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周浦创业家园”、“三林创享堂”、洋泾“泾才创业孵化栈”等创业孵化实验基地相继建成。

截至2021年底,新区人社局命名的社区创业孵化实验基地达到29家,近两年已累计帮扶创业组织5000多家。

有别于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具有一定体量的创业载体,这些孵化实验基地虽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又依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业务操作部门的支持,充分体现了为“家门口”创业服务的特征,发现“家门口”创业苗子,培育“家门口”创业新人,鼓励创业者立项谋业、赋能导航,形成了创业孵化实验基地“量小有潜力”的特点。

创业品牌多样化

在创建特色创业服务社区过程中,浦东许多街镇根据所在地区工作要求和服务目标,提出适合自身的“家门口”创业服务理念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符号”,例如浦兴的“大爱乐业”、周浦的“创业家园”、张江的“创业‘张江里’”、惠南的“沪乡创客”等。


在此影响下,创业品牌服务也相继呈现,创业集市、区创业大学、创业会客厅、创业巴士等,形成了“家门口”创业服务各具特色的景象,确保了创业服务的多样性。

而在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组织的“家门口”创业服务“点单式”活动影响下,参与创建特色创业服务社区的街镇相继组织各具特色的创业服务主题活动,扩大自身创建工作的影响力。

近两年来,尽管受到疫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许多街镇依旧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组织开展适合“家门口”创业服务需要的主题活动,每年累计创业活动场次达到100多场。

由浦兴路街道和新区就促中心联合创办的“家门口”创业项目大赛,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参赛项目达300个以上,在培育“家门口”创业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洋泾街道的“公益创业项目大赛”采用“社校联动”的方式,助力“家门口”公益创业不断呈现新的亮点……

创业典型时代化

在新区培育和评选“创业新秀”的同时,各街镇根据创建工作培育创业典型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评选“创业之星”“创业造梦人”“创业达人”等。在建党百年之际,为展示“红领创业”风采,陆家嘴等街道先后表彰了一批“红领创业者”,充分彰显了“家门口”创业服务成果。


许多街镇还将评选出来的创业典型,送入新区举办的“微企精英”培育班。自2012年以来,浦东新区“微企精英”培育班已举办七期,累计参加人数达350多人次。通过进党校、参加“红色之旅”等多种形式的提升活动,使“家门口”创业者感受到荣誉和责任,形成“家门口”创业服务具有吸引力的优势,确保了创业服务的持续性。

在新区“家门口”创业服务的推动下,街镇创建区级特色创业服务社区和市级特色创业型社区工作热情高涨。截至2021年底,浦东已有20个街镇获得区级特色创业服务社区称号;浦兴、张江、南码头、三林等4个街镇分别获得市级特色创业型社区称号;花木、周家渡、洋泾、书院、高东等街镇正在创建市级特色创业型社区。

责任编辑 杨林雨

来源 浦东发布

本文来源: 东风号 文章作者: 佚名
    下一篇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省残联、广州市残联和越秀区残联共同举办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暨就业宣传年活动启动仪式。笔者从现场获悉,目前全省已有32.5万残疾人实现各种